亲爱的家长朋友们,大家好!
今天,咱们来聊聊《培养儿童规则意识》这个话题。规则意识的培养,首先给孩子做有限的选择,其次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,要求孩子做到的,自己首先要做到、做好。第三,家长可以用微笑、点头、拥抱、竖个大拇指等,对孩子某一个遵守规则的行为表示赞同。我还有一些方法与你分享:
·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不要认为家长说的都是权威的话、是不可以改变的。父母也是有缺点的、也有讲错话的时候。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要落在实处,家长的角色更应该是知心的、可以倾诉的朋友。家长说错话、做错事要勇于承认,孩子的观点如果正确,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,这点说起容易,但是做起来难。家长尊重孩子的语言:“对不起,是妈妈错了。”“爸爸要向你学习。”“你比妈妈做得还好!”等。
·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时还需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幼儿从他律到自律。适当地让孩子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,是非常必要的。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,还要与说理、引导相结合,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。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再加上示之以不同后果,就能使孩子慢慢感悟,变得懂事起来。如孩子的课堂常规不好,在课上坐不住,不注意听讲,家长可以配合老师,让孩子每天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,静静地坐10分钟,练习集中注意力,反思自己这一天的课堂常规表现。然后家长和孩子交流,及时肯定孩子坐得很好,要求孩子每天上课时就要这样集中注意力听讲。家长可配以《科学家小故事》的讲解,引导孩子学习科学家们小时候是怎样专心学习的。
·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家长要多讲规则的用处,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,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。家长可以时常反问孩子,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?让孩子设想违规的后果,引起他对执行规则的正视。
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。在生活情境中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明确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,可以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,从而在学校和社会中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感受。
【老师留言】
1、继续朗读、认识、了解语文书P1—P4的内容,并听孩子讲讲今天在学校的生活。
2、请还没有带课外书(非漫画)的同学明天带来,学会早读或在教室静心阅读哦!
3、温馨提示:明天放学时间3:30
班妈妈:姜老师
2015年9月5日
评论